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肩挑一个家》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1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经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了。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工作繁忙的爸爸,勤劳的妈妈,和和蔼可亲的外婆,还有一个无忧无虑的我。以前的我总觉得外婆烧的饭不好吃,爸爸妈妈买的东西不好。可是,当我读完《肩挑一个家》这本美德故事的书后,我发现,当我与这些书中的这些美德少年相比,我的生活实在是太好了。而在这本书里的美德故事中,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故事是:“小太阳”。
“小太阳”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胡继汕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在他出生不久,他的妈妈就得了一种运动神经损伤病。为了借钱给他妈妈治病,胡继汕家欠了很多债。为了还债,他爸爸只好出去打工。因此照顾妈妈的任务就落在了胡继汕身上。双休日,他的同班同学都出去玩了,可他却在家里洗衣服、照顾妈妈······有的双休日,他还出去捡破烂,勤工俭学。在给灾区人民捐款时,他家每天生活费只有3元,可他竟然捐出了30元!后来,胡继汕的爸爸腰椎间盘突出症突然加重。当他爸爸出院后,他则开始照顾瘫痪的妈妈与失去劳动力的爸爸。
当看完这个故事后,我几乎是热泪盈眶。而我也觉得我与胡继汕之间相差的太多了。胡继汕每天要洗衣服、烧菜,而我不会烧菜,衣服也从来不洗。他要照顾妈妈,而我却需要妈妈照顾。当需要钱时胡继汕会自己挣钱,而我们却是张口就向爸爸妈妈要钱。此时,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与胡继汕相比是多么的幸福呀!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2学校组织学习了《肩挑一个家》美德少年丛书。我平静的内心突然变得荡漾起伏,犹如劲风吹拂的湖面,一浪高一浪,翻腾不息。丛书中描述的每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抓痛我的心,让我感慨,让我呼唤:“美德少年,你们真了不起,太懂事了,太辛苦了。”
丛书中“在这个时间陪着我”这则故事十分感人。雅嫩的陈能身处在欢乐的童年岁月里,却做出了不寻常的事情,能精心照料疾病缠身瘫痪的妈妈,让爸爸外出打工挣钱,自己挑起一个家的沉重担子,成年累月地照料,风风雨雨里奔跑,他几乎每天课间都得回家看望妈妈,甚至哭着说:“妈妈,这个家如果没有你,我还怎么活呢?”让妈妈坚持活下来。还谈了自己的理想:“长大后当一名医生,可以治好您的病,当一名厨师,可以为您做出更美味的菜。”深深地打动了妈妈,热泪盈眶地说:“儿子,我永远不离开你。”
这则故事描写了母子的真情实感,充满爱的光芒,使我的心灵十分震撼。我赞美少年的陈能竟这样懂事和孝顺,他用自己的爱,点燃了妈妈生活的勇气,支撑了一个家,这种爱是朝霞般的美德,湿润着每个人的心灵。这种爱像太阳一样火红,像金子一样灿烂。这种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要落实到我们实际生活中,对灾区,对贫困地区耳洞要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奉献,让爱奏出美妙的乐章,让世界充满爱的美德。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3读完《肩挑一个家》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书中讲述了100位小主人公各自用自己的肩膀“挑起”家的故事,其实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宫湛秋的故事。
一个柔弱的小女生宫湛秋,从小时候就照顾妈妈,突然有一天妈妈离她而去,她一滴眼泪也没有掉。宫湛秋说:“哭了,妈妈就会回来吗?”接下来的遭遇,让她更加勇敢的去面对人生,爸爸也病倒了,得了胃癌,什么东西也不能吃。可她的生活依然和以前一样,考上了大学,继续面对生活。这就是宫湛秋,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
因为有了“小宫湛秋”这样一百个同龄人的故事,所以诞生了这样一百个感人的真实故事!因为有了这样一百个感人的真实故事,所以认识并记住了“小宫湛秋”这样一百个可爱的同龄人!
这些都是文学的故事,作家们用风格迥异的形式,描摹出众多个性鲜明的美德形象。让我们从同龄人的生活中收获了感动,从陌生的经历中汲取着力量。
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作家们用细腻的笔触,还原出“美德少年”们人生经历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情结、秘密。句句平实、字字真切。读他们的故事,就像在目睹他们的生活,也让我们不由地回忆起自己的生活。忍不住为他们的不幸遭遇和苦难生活而潸然泪下,禁不住为他们的乐观豁达和顽强不屈而振臂高呼。
因为真实所以自然,因为真实所以感人!美德少年面对艰辛时的坚强,将成为我的榜样!我一定会向他们学习,肩挑一个家!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4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看《肩挑一个家》这本书的书名,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才刚刚读完第一个小故事,我就被书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伴随着感动,我仅仅用一天的时间就读完了它。
读这本书的整个过程中,我都不忘摆一包纸巾在身边,时刻准备着拭去从眼眶中悄然滑落的泪珠。
其中有一个故事更是令我感动:那就是穿越恐怖地带——邵帅的故事。邵帅是一个小男孩,从小懂得自强、自立。在给妈妈移植骨髓时,他竟一点也不害怕,就是为了救他的妈妈。其中,最令我为之动容的是邵帅说的一句话——“十三年前妈妈给了我生命,现在我又将生命给了她。”
这本书里还有好多故事个个催人泪下。比起那些坚强的孩子,我觉得我们就如温室里的花草,都被家里宠着惯着,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经不起风吹雨打,遭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同样是小学生,比起他们,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在美德少年们的心中,有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关怀和爱戴!他们很多都家境不是太好,但美德常在,然而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孩子却没有。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这一篇篇文章虽说不是什么长篇大论,但让人受益匪浅。从简单朴实的话语中,从感人至深的字里行间,从真挚、优美的内容……都能感受到这些少年强大的力量!
真的,看完这些文章我有些自愧不如,同龄少年,不一样的精彩!过好下面的每一天,并像那些少年学习并致敬!
感谢这本书,它让我懂得了坚强,它让我学会了感恩!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5亲爱的读者,看到“家”这个字,你们一定会想到一个温暖的地方,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再想想“肩挑一个家”这五个字,读者们一定会想到自己的爸爸,因为在一个家庭里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过,不是只有爸爸才能肩挑一个家,小孩子也可以的哦!
我说的这个小孩子就是胡继汕,胡继汕出生不久,妈妈就得了一种运动神经损伤的病。为了给妈妈看病,胡继汕家债台高筑。迫于无奈,爸爸只能出去打工,照顾妈妈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胡继汕的身上。
他们家虽然穷,但没有失去爱心。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星期六,胡继汕看了四川汶川地震后惨不忍睹的场面,他看不下去了,拿起一个袋子出去了……“孩子,拿去吧。”一个老爷爷给了胡继汕几个瓶子。胡继汕连忙说:“谢谢您,老爷爷。”
第二天,胡继汕把钱放进了投钱箱,同学们一看,“哇,三十块。”老师 ……此处隐藏2676个字……盏温暖的莲花灯》。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叫李晨瑶,她心地善良、充满爱心。别人有求与她,只要能做到的,都会帮忙。一天,她在一棵石榴树下看到了一位老奶奶,看起来很悲惨。这位老奶奶性格有点孤僻,不愿与人搭理。李晨瑶认为老奶奶一定有苦衷,她想了一条妙计,找了几个同学表演节目给老奶奶看,让她提出意见。慢慢的,他们成了老奶奶的知心朋友,是老奶奶感到了人间的温暖。有一天,大家一起去庙里。老奶奶送了他们一盏莲花灯,这盏莲花灯很精致,带给孩子们的却是温暖。
读了之后,我被李晨瑶的爱心所震撼了,久久不能平静。我无比羞愧。有一次,我前面的陆伊倩问我借一支自动铅。我慢慢的从笔袋里拿出了笔,借给了她。我觉得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自己也是有爱心的。和李晨瑶相比,我顿时感到自己无比渺小,李晨瑶对一个素不相识、被人嫌弃的老人毫不犹豫地付出爱心,我不禁汗颜、羞愧。
今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像李晨瑶一样充满爱心女孩,从小事做起。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12看完《肩挑一个家》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知道了这世间美好的友谊,伟大的亲情,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深深地感动,我爱他们,更敬佩他们!
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陈能的故事,他的妈妈得了类风湿关节炎,手脚变形,瘫痪在床,他的爸爸为了挣钱长年在外打工,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瘦弱的小陈能身上,他从八岁开始,每天起早贪黑,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病重的妈妈,遇到特殊情况他还从学校跑回家给妈妈翻身,端茶递水,安顿好后,再返回学校。晚上他边与妈妈聊天边写作业,还要做家务。妈妈想自杀不想拖累儿子,被陈能发现后恳求妈妈一定要活下来。我通过陈能的故事知道了亲情的伟大,即使家里情况再困难,我们都不要埋怨,都不要悲观消沉,都不应对生活失去信心,应该坦然面对,和家人一起勇敢坚强地活下去。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丁悦媛。老师组织同学们大扫除,即使老师没有喊到她,她也主动留下来帮忙。班上的黑板报都是他一手策划,在她的指导和带领下,每期的黑板报出的都非常好。有时黑板报被不小心擦掉了一部分,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补上去。她不仅做事一丝不苟,而且还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同学排忧解难,消除烦恼,她和每一位同学都相处的很好,她总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是老师同学公认的好学生。通过她的故事,我知道了和同学朋友建立美好友谊的重要性,建立美好的友谊就要乐于助人,就要懂得奉献,并坚信帮助别人不但别人快乐,而且自己也快乐,倡导助人为乐的精神。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上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学他们孝敬父母,学他们坦然面对困难,学他们做事一丝不苟,学他们助人为乐,让我们从身边做起,让我们从点滴做起。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13我一直认为,只有大人才能肩挑一个家,而今天我却看到了一个少年用他年幼的肩膀挑起了一个家。
主人公毛伟鹏年幼时,妈妈弃家而去,家中还有年迈的奶奶和常年抱着药罐子的爸爸,生活十分贫困。毛伟鹏为了给虚弱的奶奶和爸爸增加营养。他说服餐馆的老板,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替餐馆洗盘端盘,用挣来的钱给他俩买水果和营养品。这样的孝心之举怎能不敢动所有人?
自己有困难不怕,还主动照料家对门的驼背奶奶,毛伟鹏像照料自己的奶奶一样照料她。
生活上的贫困,并没有压倒毛伟鹏。他没有因为要照顾家里人,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优异,当同学有困难,他就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毛伟鹏的故事让我很感动。他虽然生长在一个清贫而残缺的家,可他用孝道和友善搭建在心灵的家,却是如此富足和温暖。生活中的我,常常因为一道菜不合自己的口味,而大大撒娇,更别说照顾和关心别人了。当有人向我问题时,如果我心情好时,会耐心的告诉他;如果我不想告诉他时,就会说:“不知道!”这时,我早把“助人为乐”忘到九霄云外了。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生活的贫困,会让真正的人更坚强,更会热爱自己身边每一个人。当我们主动关心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收获快乐的。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快乐。我要肩挑起自己的责任,学会感恩。生活中就会有永远的感动,永远的快乐!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14为了能得到一本属于自己的美德少年故事丛书,我参加了班级开展的“捡拾废旧换书”活动。一拿到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肩挑一个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
《肩挑一个家》里的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其中最打动我的当属《卖馒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卖馒头的小女孩名叫谢长玉,谢长玉的爷爷早年去世,奶奶双脚残疾,父亲身患癫痫,妈妈离家出走。于是这个家就靠10岁的谢长玉卖馒头赚钱维持生计。谢长玉每天早早起床,先进县城卖掉馒头,然后去上学,放学后再把馒头拿回村里卖。有一天到了掌灯时分,依然不见长玉回来,奶奶就让长玉的叔叔去找。长玉的叔叔路过邻村村口的老榆树时,看见长玉竟躺在树下睡着了,一本书落在身旁……
读到这里,我热泪盈眶,恨不得立刻飞到长玉身边,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她。我也不由得联想到我的生活,我在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视我为掌上明珠,爸爸妈妈对我也是疼爱有加,可是我还不知足,稍不如意就闹点情绪,甚至会大发雷霆。跟长玉相比,我的生活就像掉入蜜罐里一样,甜蜜无比。
肩挑一个家不容易,美德少年故事丛书带给我更多的感动的同时,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爱。我们要从小学习做一名美德少年,用肩挑起一个“家”。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15这个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肩挑一个家》。读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千头万绪顿时涌上心头,那份感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卖馒头的小女孩谢长玉的故事。因爷爷去世,父亲身患癫痫需要她照顾,年迈的奶奶因车祸双脚不再利索,照顾这个家的担子就落到了年仅10岁的谢长玉的身上,而为了维持生计,谢长玉不得不卖馒头。每天,谢长玉早早地起来,她必须先进县城卖馒头,然后才能去上学,等到下午放学之后再进村卖。不管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她都一如既往地卖馒头,从来没有因为做生意而耽误上学。谢长玉起早贪黑,难道她这样是为了自己吗?不是,而是为了她的家,为了多卖一个馒头,多存一些钱,来贴补家用。炎炎夏日,当你吹着空调,睡着香喷喷的觉时,谢长玉已经在去卖馒头的路上;当你放学后,吃着美味的点心,做着作业的时候,她还在骄阳似火的太阳下卖馒头;瑟瑟寒冬,当你还在暖洋洋的被窝里睡懒觉时,谢长玉已经卖了一两个馒头了;当你放学时,在暖气房里写作业时,她仍坚持在寒风刺骨的冷风中忙碌着。她多么独立啊!
假如现在你的父母长期不在你身边,而且不给你留一分钱,你会生存下去吗?我想不会,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父母创造的温室里,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连喝一杯水都要父母倒,父母也对我们百依百顺。因为是家里的独苗,每当遇到什么困难,家长都会挺身而出替我们解决、安排,自己的事从来没有自己动手过,从来没有独立过。
我想号召大家:走出父母创造的温室,让自己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家长,让自己也尝尝独立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