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鱼钩》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5-09-25 19:51:25
《金色鱼钩》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色鱼钩》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金色鱼钩》读后感1

你们听说过长征吗?在长征的路途长达25000里,你们听说过在长征中有的饿死的,有的累死的,有的冻死的。我读过了金色的鱼钩,心里却压抑不了激动与眼泪,课文中的老班长是个舍已为人,为了别人而牺牲在茫茫的草地之中。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入草地,许多同志都得了肠胃病,有两个小同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他们,让他们走在后面。这位老班长可说是一个伟大的党员,在某一天,老班长出来找野菜,突然间看见一条鱼,老班长把鱼带了回去,煮了鱼汤给三个小同志吃。

当小梁同志向老班长为什么不吃鱼,老班长却说:“早吃过了”,一起锅就吃了。可是当小梁偷偷跟着老班长的时候,老班长却在嚼几根剩鱼骨头与菜根。在老班长奄奄一息的时候,小梁和其他三个小同志做饭给他吃,他却不吃,他为了让三个小同志不挨饿,自己却牺牲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啊!他忠于党忠于人民,他的事迹会流传人世间,他有着崇高人格的人,他的心总是为别人着想,我们的子子孙孙都会敬仰他的。这是一个真人真事的故事,这个老班长是我们的骄傲,他的伟大是我们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学的,他把那唯一可以救活他生命的鱼让给了别人,难道这不比山高比海深,舍已为人的精神我们能忘怀吗?

《金色鱼钩》读后感2

唉,真是烦恼,怎么都睡不着,于是就在床头柜随便抽了本书,又随便翻开了一页,哦,原来是五年级下册的语文书,第15课《金色的鱼钩》。我毫不犹豫的就开始看了。

真是奇怪啊,小学时读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感触,但今天看完后,文章中那个感人肺腑的情节不断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文章写的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所发生的一件事。主要讲了炊事员老班长为了照顾“我”和另外的两位小同志,自己却牺牲了的故事。

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便皱着眉头硬咽下去”的时候,我的喉咙哽咽了。

多么让人尊敬的老班长啊!为了革命的需要,宁愿自己吃苦,也要保住这几位小同志。那硬邦邦的鱼刺,他是怎么咽下去的呀?是那惊人的毅力和至高无上的革命精神吧。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下一代,这位老战士把自己的生命都献了出来。

我想到了自己,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还不懂得珍惜,回想起来,真是惭愧啊。平时吃饭,我总要在餐桌上留些饭粒,尤其是初二之前,一吃完饭,桌上,地上,白花花的一片米粒。有时候饭菜不合胃口,我就背着父母整碗整碗地倒掉,晚上饿了,便又向爸妈要钱买吃的。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粮食也来得不易。现在,我多么希望用我碗里白花花的大米饭去换过老班长碗中的鱼刺啊。

《金色鱼钩》读后感3

社会王老师让我帮她找一下《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和关于这篇课文的资料,我回到家,写完作业,就开始上网查阅资料,没想到,网上关于《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的相关资料还真不少,我保存了几篇,当我正在浏览这篇课文的其他资料时,看到了一个关于这篇课文的视频资料,也保存了下来。我首先读了一下课文,刚读了一个开头,我就被这篇课文的感人内容吸引住了,我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脑海里浮现出老班长那高大的身躯、和蔼的笑容。随着课文内容的发展,我一会儿露出了微笑,一会儿皱起了眉头,当我读到课文中“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时,我惊讶得睁大了双眼,内心被强烈的震撼着,把这句话又反复的读了几遍,我越看越投入,越开越被老班长的一言一行所感动。当我完整地读完这篇课文时,不知不觉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觉得老班长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鱼钩,而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我的内心被深深地感动着,真想让老班长活下来,让他也来享受享受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好好向老班长学习,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对共产主义的一片忠心。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成为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让“金色的鱼钩”在祖国改革开放的今天,世代相传,永远光彩夺目!

《金色鱼钩》读后感4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这是《金色的鱼钩》中动人的一幕。当读完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后,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异常难受。

这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两鬓斑白的老班长,是他,为了三个小战友,毅然接受党组织的委托;默默无闻的老班长,是他,在战友们饥饿难忍的时候,想方设法挖野菜,自制鱼钩钓鱼烧鱼汤;无私奉献的老班长,是他,把新鲜的鱼汤让给战友们,却一个人在河边嚼鱼骨头;忘我牺牲的老班长,是他,在奄奄一息时,还在鼓励战友们走出草地去。而老班长,他,他的眼睛却慢慢地闭上了。

老班长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和他们所做的一些事:不分昼夜巡逻的警察叔叔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证了广大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马路上清扫垃圾的环保工人们,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城市的崭新面貌;三尺讲台上的老师们,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了美好的开端……他们和老班长一样,虽然是平凡的人,做的是平凡的事,但表现得却是不平凡的精神。

虽然老班长光荣地牺牲在草地边沿,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革命精神将永远绽放。正如文章最后一句所写:“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鱼钩》读后感5

新学期,老师发给我一本新的语文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看见了一篇课文——《金色的鱼钩》,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个故事发生于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当他们面临饥饿威胁的时候,老班长用针做了一个鱼钩,天天钓鱼给这些小战士们吃。在老班长的照顾下,小战士们身体康复,即将出发穿越草地,而老班长却因为饥饿导致身体衰弱,而永远地牺牲了。

老班长的精神真的令我们感动和敬佩!历史上也发生过一些类似的真实的故事,比如:黄继光炸碉堡。黄继光在与敌人激烈交战的时候,敌人居然狡猾地藏在碉堡里面对外射击。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所以黄继光只能匍匐到碉堡旁边,把炸药高高地举在手里,拉开导火线,和敌人们同归于尽。虽然黄继光牺牲了,但他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文中的这一句话很令我感动。金色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和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

《金色的鱼钩》这个故事,只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之一。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加倍珍惜,加倍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金色鱼钩》读后感6

读完《金色的鱼钩》这本书后,我的眼睛都湿润了,眼眶里的泪水都要落下来了,这本书的一些段落,染我感动,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也浮 ……此处隐藏2361个字……动,我会记住这篇课文的!

《金色鱼钩》读后感11

本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同志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最让我感动的,是20到22段,这里描写了老班长的两次向老班长堽端来与当时的像是故意装出来的。从全文看。老班长是一个对工作积极负责的人。他端来的鱼汤特别少,心里充满了自责,怎么会笑呢,但是他想到头一天晚上发生的事,想到已经有人知道她从来没有吃过鱼今天的鱼汤,大家不一定能痛痛快快地喝下去。因此,故意装出一个笑脸,他想用这个笑脸,营造一种气氛来动员大家喝鱼汤,看着同志们把鱼汤喝下去,老班长又笑了,这是一次欣慰的笑。

其次就是哭,当课文中的我发现老班长捧着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几根骨头,嚼了一会,一会儿就皱紧眉头咽下去时,“我”觉得好像有换根钢针扎着喉咙。于是,“我”想要帮助老班长一起找吃的。但是老班长不让“我”找,而且命令我照顾好小同志在这种情况下,“我”扑倒在他的怀里哭了,这里的哭是“我”对老班长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包含敬意的哭。

本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比如老班长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骨头,嚼了一会,就皱起眉头硬咽下去。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一位无限关心他人的革命老战士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

《金色鱼钩》读后感12

读完《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我的两眼湿润了。这篇文章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情节不断浮现在我眼前。

这篇文章真实而生动的讲述了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件事。主要讲了老炊事班长为了让一个病号,自己却光荣牺牲了的故事。

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便皱着眉头哽咽下去。”的时候,我的喉咙都哽咽了,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长啊!为了革命的需要,宁愿自己吃苦头,也要保住这几位小同志。那硬邦邦的鱼刺,他是怎么咽下的呀?他靠的是那惊人的毅力和至高无上的革命精神。问我呢!生活在如此的幸福的生活中,还不珍惜粮食,总觉得每一粒很容易得来,平时吃饭把桌上,地上“种”的到处都是。

我掩卷沉思着:老班长,课文中说您死了,我认为您还活着。您的精神,您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当今社会像你的人很多,当让人们遭遇大地震时,解放军立刻冲在了救灾最前线;大街上一个小孩迷了路,有人会送他回家;一个小孩快要在车轮下丧生,有人飞身扑上去将他救出……到处都是您,有您的精神,有像您一样的行为。

我收回思绪的翅膀,从心底喊:老班长,我一定要学习您那种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品质。您的英雄行为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金色鱼钩》读后感13

“红军”一个多么令人敬佩的名字啊!他们在新中国成立的史册上是不可缺少的一页。有了红军,我们农民才翻身做了主人。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它主要讲的是作者和另外两个小同志肠胃病太严重了,实在跟不上队伍,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他们走在后面。老班长在断粮的情况下,烧红了一根缝衣针,再把它弯成个钓鱼钩去钓鱼了。此后,他们基本每天都能吃上鱼。可有一天,作者发现老班长在嚼他们吃过的鱼骨,才知道老班长根本没吃过一口鱼。到最后,在草地的边缘时,老班长却不行了,连作者端给他的一碗可以维持他生命的鱼汤都没喝,就牺牲了。

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老班长为了能让三个生病的小红军战士走出草地,而自己却光荣地牺牲在草地边沿。他这种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精神多令人感动啊!他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是老班长,用自己的生命继承了红军优良传统;是他,谱写了红军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赞歌!

想到这里,我的眼前不禁浮出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飞奇泸定桥》、《一袋干粮》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千千万万的红军,革命才取得了胜利。也正是因为这些革命先烈,我们才拥有了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勇于付出、敢于奉献的精神,来吧,让我们协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金色鱼钩》读后感14

今天我们上了一篇课文《金色的鱼钩》,读完这篇课文以后叫人感触良多,我深深受到了感动。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当中过草地期间发生的一个故事,当时有一个炊事班的班长为了让三个伤员能够走出草地,将仅剩下的一点粮食给伤员吃了,最后自己实在太饿了,就饿死在了草地当中。期间,老班长为了伤员能够尽快康复,就到河边钓鱼,将美味的鱼肉让给战士吃,自己只吃鱼骨。而且班长担心伤员听到消息以后会不接受食物,还命令知情战士保密。

这篇课文语言非常简洁,给我一种真实生动之感,通过阅读,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真情,似乎自己也融入到了那个艰苦环境。读完这篇课文,我真的非常感动,这样一位舍己为人的老班长,体现了崇高的精神品质。

真的,在过去红军长征那段艰苦岁月当中实在发生了太多感人的故事了。我也知道,如老班长这样的故事肯定也不是一件两件的,还有许许多多感人事迹也不为我们所知,这些无名英雄为我们付出了太多。

我读完《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以后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老班长这样的崇高精神印刻在我心中,激励着我们勇敢向前。同样我也感受到当今的我们生活得如此幸福,是老一辈这些战士以血肉之躯为我们铸成的幸福生活。当代的人们千万不可以松懈、腐坏,一定要谨记历史,重视当今祖国发展繁荣的大好时机,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艰苦奋斗。

《金色鱼钩》读后感15

一本散发着墨香的语文书放在我面前,我好奇地拿起来翻看着,呵,一篇篇文章多么的生动、优美!

特别是《金色的鱼钩》使我深深地感动了。《金色的鱼钩》主要写的是在红军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走出草地,将仅有的食物让给三个病号,自己光荣牺牲的故事,文章真实、语言简练、朴实无华,记叙真实而生动,使人仿佛置身在那个时代的生活中。看完以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老班长啊,当指导员向你布置任务时,你毫不犹地接受了;当三个病号吃不上东西时,你整夜没有睡;当你钓到鱼时,你让病号先吃,而你自己却吃剩下的鱼骨;当某一个病号发现你的秘密时,你嘱咐他,让他保密;当病号被饥饿和疾病折磨时,你鼓励他们不要丧失革命精神……老班长,你付出了这么多,自己却牺牲了!

难道你的身子是铁打的吗?难道你这样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吗?我想不、不是的,是革命精神支撑着你,使你不顾自己,保护革命后代。我沉思着:老班长,虽然说你死了,可是我认为你还活着。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而且,当今社会像你一样的人太多了。

例如:有人遇到天灾,人们立刻伸出缓助之手;大街上小孩迷路了,会有人把他送回家去;一个孩子快要在车轮下丧失生命,会有人飞身扑上去将她救出……到处都有你的精神,看,红领巾也行动起来了,他们在帮助有需要的人们。我们革命的下一代不会辜负老一辈的希望。我收回思绪的翅膀,从心底里喊:老班长,我一定要学习你那种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品质!

《《金色鱼钩》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